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略 > 第463章 等这一天很久了

第463章 等这一天很久了(3 / 4)

书榜这一条路可走?换个思路,换一种活法,或许更出彩。

除俞大猷与戚继光各部外,剩下的,自然是英勇千户所和锦衣卫北镇抚司了。

林宗武与石成这两位千户,都是从京城而来,甚至于都是由皇帝直接指派,只需如实奏明他们在抗倭战事的实情即可。

关于对他们的封赏,自然还是由皇帝亲自下旨了。

“来,大家再干了这一碗”。

俞大猷提议,众人一饮而尽。

“要我说,此次抗倭,年纪最小、功劳最大的,当属我们翰林院的侍读、监军协理——仲大人了”。

俞大猷与戚继光笑道:“我们的大军师啊”。

二位将军如此一说,身为仲逸师兄的林宗武、与仲逸有生死之交的石成,自然不会有半点异议。

石成更是打趣道:“翰林院仲侍读,诱敌深入、双重炮台、可攻可守;炸东桥、水库决堤;凤凰山、密道伏兵;乌龙岭、前后夹击”。

林宗武也补充了一句:“海岸边,倭船,炸一条、留一条,借尸还魂”。

仲逸急忙前制止:“石千户、林千户,你们都赶桥头说书的了”。

哈哈哈……

说归说,笑归笑,正事却不能含糊。

仲逸起身而立,毕恭毕敬举杯道:“二位将军所言,下官实不敢当,承蒙诸位不弃,采纳建议,初涉军务,难免有疏漏,下官绝不言功,只为抗倭出份力”。

末了,他特意说道:“向朝廷的奏章之,下官自会禀明,只说与监军协理有关的差事”。

仲逸此言,绝非自谦:尽管之前多番部署,但最后倭贼登岸之时,突然分兵两处,小北口的井三郎,若没有俞大猷的当机立断,后果不堪设想。

而戚继光在得知浙江有小股倭贼扰乱时,立刻提出佯装北浙江助战,给戚家军一个出走大营的合适理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