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略 > 第444章 地形与军心

第444章 地形与军心(1 / 4)

夜幕,大营。

一张硕大的地图,俞大猷、戚继光、林宗武,纷纷走前来。

作为参军协理的仲逸,熟悉地形之后,正式进入‘大军师’角色。

同样外出查看地形的,还有英勇千户所的林千户,不过,他走的水路。

两军对峙,要权衡多种因素,如兵法所说,那一方君主更加贤明?将帅更有才能?那一方占尽天时地利?那一方奖罚更加分明?

等等……

除双方实际兵力强弱外,如何巧妙运用地形,变得极为重要。

空城计、草船借箭、方谷之战,即便演义,若没有特殊地形,恐怕也难以完成,至少不会如此精彩。

特殊的地形,在某种意义,可以扭转交战双方原本形成的态势。

三国魏蜀吴,蜀国一带,素有‘蜀道难难于青天’,东吴被称为‘江东’,地形而言,岂能少的了那一条江?

有此地形,并非最后必然夺得天下,但一时而言,至少可成‘易守难攻’之势,当毫无疑问。

浙江、福建一带的地形,已经被查看多次,无论当地驻军,还是后到的林宗武、仲逸,配以地图,简直可以说烂熟于心,尤其沿海一带。

当此之时,最为难以把握的,便是如何确定倭贼在何处登岸?

眼下又逢秋雨连连,道路湿滑,内河水面升,兵器、粮草受潮,战马出行亦受限。

更有甚者,火炮、火枪,甚至于弓箭,都会在一定程度难以发挥本来的威力。

凡事都有两面性,此而言,所谓‘天时地利’对双方的影响是一样的。

每逢战事,除兵力、地形、粮饷外,最难以把握的,还有一样,那便是军心。

若说双方固有兵力强弱已成态势,巧妙运用地形可以扭转局势的话,而军心的调动,才是最为考验将帅的。

历朝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