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当稀罕物的原因。
“原来他就是苏子籍?”苏子籍甚至听到人群有人压低声音与同伴说:“看起来颇有些不俗,最重要的是年轻!”
“才十五岁,当然年轻,不过再不俗,不过是小户出身,难道论起作诗,还能胜过有名师培训的人不成?”
说这话自然也是对苏子籍没有善意,但这话也让不少人觉得有道理。
因苏子籍之前并无才名,一举夺魁,实在是让人心里犯嘀咕,此刻当着知府的面,虽不敢给苏子籍难堪,但来个捧杀,让苏子籍自己丢人,不是难事。
也因此,在郑应慈出声,起哄让苏子籍写首诗的人就有着不少。
就连知府,也凑趣一样的说:“苏子籍,既是这样,不如你也做一首。”
其实,就算知府不开口,苏子籍也没有打算推辞,人道之种,多种形态,诗名或也是一种,当下笑着回答:“学生就献丑了。”
在知府身侧就有着一张大桌,铺着一些纸张,雪白不说,闻着还有着淡淡的香气,识货就知道,这是颇上乘的纸。
不仅如此,墨砚都是精品,很符合文人的喜好。
墨迹才干的作品也放着几张,苏子籍直接过去,没有假手别人,自己铺好了一张白纸,待心神稍定,盛水在砚台上倒了点,拿着墨锭一下一下缓慢的研磨起来。
墨水渐浓,拈起柔毫,舔墨,唰唰唰就写下一首诗。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苏子籍汲取多家之长,此时运笔而下,二行三十个字,就行云流水般,一一流淌了出来。
用的还是“台阁”体,又或叫“馆阁”体。
原本还只好奇苏子籍这个“拔得头筹的寒门子”的众人,有离得近,先凑过来看了一眼,立刻就惊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