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籍走过去时,发现这些参加文会的人虽聚拢在知府身边,也保持一点体面,拉开一点距离,只是人人眼睛都望向同一个方向,就显得被注视之人被围簇着。
而知府此时正捋着胡须,听着一个刚刚做完诗的文人念诵。
“秋雪岭上白?虽是直白,倒也有可取之处。”待念完,黄良平点评。
这已是给了面子,谁都看得出,他对这诗兴致缺缺。
立刻又有人自告奋勇,写了诗来念,其中有做得好,被知府问了姓名,略说上几句话,就是很大的体面。
“苏兄,你是新进的解元,不如也做诗一首?”就在苏子籍旁观时,有人在人群中出了声。
这一声响亮,连知府都闻声望过去。
苏子籍望去,发现出声的不是别人,而是昔日关系不错的郑应慈。
此时郑应慈,虽笑着冲自己拱了拱手,笑容宽厚,似乎与往日没有不同,但蟠龙心法现在取人道之种,对人的情绪特别敏感,就能感觉郑应慈望向自己眸光里透着一股敌意。
苏子籍抿了下唇,对郑应慈变化也有着一些猜测。
“以前龙宫时的情绪还没有消除?”
不,就算受了影响,可也并不是无中生有,只是放大了情绪罢了。
只是为了一个解元头衔,原以为可以成为朋友的人,就能反目,还真是让人唏嘘。
“还有,郑应慈的身上多了股气息,有点清,与知府的相反,不过都带着凛然杀伐。”
理论上,郑应慈和知府应该相见相厌,可至少眼前看不出。
“新进的解元,那人就是苏子籍?”
“竟这般年轻?”
因郑应慈的这一声,原本不被人注意的苏子籍,迎来了不少目光。
虽说苏子籍已在本地学子圈有些薄名,可名字与人未必能对上号,这也是苏子籍之前没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