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历朝历代,还没有一个皇帝是太子还在,却让太孙直接接位的先例啊!
不过这是后患,最少在目前来说,并不重要。如今朱瞻基赞同解祯期的自请外放,对他们解家来说,才是重要的。
朱瞻基留他们叔侄一起进膳,席间,也开解了解祯期一番。
临走跟他说道:“孤虽然说你优柔,却是因为对你期望甚高。在孤看来,年青一代臣,唯有黄渊能与你一时瑜亮。而黄渊偏武,你偏,正好是一一武。所以,你不要以为孤说你优柔,是轻视于你。”
“小臣不敢,只将殿下所言当做勉励。”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去吧,好好享受这几日的风光,以后,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了。”
解家叔侄离去,朱瞻基让人拿来了吕宋地图,仔细查看了起来。
解祯期这个状元按例是要授正六品翰林院修撰,如果要外放,按例还要升半级。
如今吕宋虽然被升级成为了布政司,但是因为官员缺乏,人口稀少,只是被分成了四个大区。
除了北明街一带是最早成立的吕宋府,其他三个大区都低了半级,划分成了知州。
去年许柴佬来京,朱瞻基虽然同意了将吕宋升级成为布政司,但是划分还没有确定好,官员也还没有配齐,所以,解祯期这个时候申请去吕宋,其实是也很占便宜的。
以他的级别,在大明境内,最多只能担任一府的同知,通判。但是如果去吕宋,是将他提拔成权知州,也无可挑剔。
想着状元郎光着裤腿,指导当地的土人种植水稻,甘蔗,朱瞻基的脸忍不住笑了起来。
趁着大明的观场还没有形成升官定例,现在改变这一切,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吵闹声,朱瞻基皱了一下眉头,还没有等他发话,王彦带着何纯闯了进来。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