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场考试的时候,在大朝会上,朱瞻基正式颁布了《勋贵子弟义务服役令》。
这个太孙令的颁布并不容易,因为从正月里开始提起,就遭到了不少勋贵的反对。
就连张辅,也觉得朱瞻基有些太激进了。
虽然从朱元璋开始,几任皇帝都对武将防范甚严。但是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棣,他们都是打压一拨,拉拢一拨,扶持一拨。
只有这样,兵权才能稳定。
但是朱瞻基现在这样颁布这个《勋贵子弟义务服役令》却是针对所有的勋贵,武将。
哪怕就是现在朱瞻基最亲信的勋贵,武将们,对此也是大有意见。
但是朱瞻基早有准备,拿出了南洲,东洲,西洲三地开发作为诱饵。
如今的这三地早就被勋贵们视作黄金宝地,只等朱棣班师回朝,就要进行大开发。
谁去开发?当然是这些勋贵,武将们了。
但是能把这些事交给这些纨绔子弟吗?只是这样一分析,反对的意见就减弱了不少。
同时,从北明山回来的郑能被朱瞻基任命为羽林卫指挥佥事,专门负责肃清京城治安。
对这个得罪人的活,郑能是不想接的。但是,朱瞻基却不许他推脱,而且又拿了撒马尔罕总督一职来吊着郑能。
郑亨想要当撒马尔罕总督,不付出一点代价怎么可能。
他们成为了孤臣,朱瞻基才能放心让他担任撒马尔罕总督一职。
郑能也知道自己无可选择,只能充当了朱瞻基手里的这把刀。
在他雷厉风行的行动之下,十余天的时间,就抓了一百多个在京城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一些原本可大可小的事情,现在都往重了判。
该打板子打板子,该服劳役服劳役,该坐牢坐牢。
而且这一次,任何人说情都不管用。不管是总兵的儿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