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一二二章 春闱

第一二二章 春闱(2 / 7)

朱熹的深刻之处在于,把孔孟置于正宗,同时又把董仲舒阴阳五行,把张载、周敦颐、二程的观点,以及佛教的灭欲观和道家的哲学与思辨精神,加以整理,小心而细致地构造出内容精深的新儒学体系。

儒学在世界观、方法论上的短处被克服了。

这也使佛、道等学说再也不会动摇它了,并且还要主动靠拢。

南宋以后,蒙元一直到明朝这几十年,三教合一的趋势,实际上就是他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宋以后一直到现代的几百年间,《近思录》、《四书或问》、《四书章句集注》一直被奉为正统。

这就充分说明了朱熹的观念不仅与当权者,与宗法体制十分的适应,更与整个社会的架构相辅相成。

朱瞻基要打破的是儒家的垄断,却不是要颠覆儒家的思想。

实际上,坐在皇储这个位置上,享受着万民爱戴,享受着既得利益,他又怎么可能会去拆自己的台。

所以,要变的是儒家,不是儒家思想。

只有儒家思想,才能支撑一个大一统,共同文化圈的庞大帝国的文化底蕴。

道家和佛教,虽然有着不少深刻的哲学思想,但是因为不具备凝聚的体系,所以指望不了。

朱瞻基现在就希望一清子他们,能搞出一个更有效率和凝聚性的真理教义出来。

他不奢望能搞一个马克斯主义出来,那也不切实际。

但是只要能为大明所用,打破儒家禁锢思想,符合大明发展利益的教义,就足够了。

三月初八,空置了大半年的应天府贡院在被好好清理了一番之后,开门迎客。

将近两万来自大明各地,包括交趾和朝鲜,东瀛的举人们,纷纷背着行囊,住进了号房。

三年一度的春闱正式拉开了序幕。

三月十五,贡院进行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