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圣祖 > 第一六四章 宰辅

第一六四章 宰辅(4 / 5)

佐,此五人加大学士衔,进内阁理政。”一口气说到这,朱由校忽然停下,沉吟起来。

他是在想大学士的称号,此前大学士有以殿阁为前缀,以示区别和地位的高低,比如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等,都是如此。但朱由校却不太想用这些旧称。

想了下后,他接着说道,“李汝华为中阁大学士,为首辅,孙承宗为东阁大学士,崔景荣为南阁大学士,黄克攒为西阁大学士,王佐为北阁大学士。内阁既立,五位阁臣应即刻起身,将办公场所迁移至文华殿。”

他的名称命名很简单,以东南西北中为号,加个阁字就成了,既然是内阁辅臣,自然就用阁字,用殿字就不太符合。而且东南西北中象征着帝国的四方和中央,和阁臣地位相符,而且简单明了,自然就是用这个了。其排列顺序,除了中阁坐镇中央为首辅外,其他的皆以人们口头的自然顺序来排列。

至于其他四名大学士的名号,这一届内阁成员仅只五人,还用不着,等到第二届的时候在宣布。

朱由校的这套名单很简单,除了孙承宗外,其他的都是剩下的四部尚书生了一级,成为阁臣。他没有仔细的去挑选和对比,反正在他要提倡和执行的新事物下,这个时代的官员反应都差不多。

而且,内阁的办公场所也给朱由校改了,以前的内阁是在文渊阁办事,只是那里是皇家的藏书之所,堆满了各种书籍典章,自然留下来办公的场地及小了。而今内阁地位提高,权威彰显,再留在那里就不太合适了,是以朱由校将内阁的办公场所迁到了文华殿。

当然,这里面他还有另一重考虑,文华殿的正对面是武英殿,今后朱由校收拢军权的机构大都督府就打算设在这里,文武相对,分而治之,这是他未来的国策。明朝武人的地位太低,而且牵制严重,是时候更改一二了。

五个人员名单一出,百官纷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