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途”,左面是“亡魂之路”,居中则是“轮回九转”,这十二个大字,构成了三支歧路的名称;名称虽然各异,但涵义则是殊途同归——入此无生!
徐玉麟面对这三岔歧途入口,思考了一番三个不同的名词,觉得并无多大区别,“不归”“亡魂”,同是暗示一个死字,至于“轮回九转”,顾名思义,绝也不是个易与之处!
他心念一转,喑道:我既进入你“不归别庄”,眼下何不再走走你这“不归别途”,倒要看看“不归”二字,是否当真名符其实?
行想至此,真气一凝,便举步向最右的那条“不归别途”迈进。
他刚刚进入不到数丈,暗道便曲曲折折转了数个方向,他边走边在每个转折之处的石壁上,以“金刚指”力刻划下一个暗记,以便作退出时的指示。
哪知当他又转折了几个弯后,一步踏进了一个豁然开朗的所在,凝目流顾,原是一所地下广场!
这所广场成圆形,约有二十几丈的面积,四周围墙、地面、顶盖,一律粉白,赛似个雪洞。
圆场的中央,有一根三人合抱的白色圆柱;柱上四周嵌着四颗龙眼大小绿色明珠,散发着淡淡的绿色光芒,白绿辉映,竟使这座圆场甚为明亮!
那光线柔和极了,令人如置身一所和平、美妙的境界;又似进入绣楼闺阁,顿生无限遐思……
徐玉麟对此地下的美妙处所,流顾了一阵,不由暗自赞叹。当初设计此地之人之精思,以及工程之浩大,竟然一时忘却了身在何处。
他不期然地竟自向那圆柱缓缓走去,当他走至圆柱之旁,回首一看,心中不由大震!
原来这圆场的四周石壁之上,竟是一座一座的孔洞,那些孔洞,非但大小一致,而且间隔如一,而他也就是从一所孔洞中进入这个圆场的,可是他从哪一个孔洞进来的,已经无法辨认。
他毕竟是个聪明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