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躬身道,“两位师叔在上,您二老一别数年,派中无主,弟子们日思夜想,无不渴盼。天幸今日回归派中,大集同门,不知为了何事?”
高老者洋洋道:“小宁子,你师叔我老人家可不是游山玩水去了,我和师哥踏遍天涯海角,不知受了多少辛苦,总算为本派寻到一位武功高强,大仁大勇的掌门人。”
此言一出,当真是语惊四座。两厢弟子群相耸动,哄声大作,这些弟子虽见段子羽高踞掌门之位,又均知两位长老外聘掌门的意图,但见段子羽年纪甚轻,除了相貌俊雅飘逸外,也看不出有何异状,是以虽然都料到几分,却总觉忒也不象,高老者这番话一敲实,众门人登即骇然,直感匪夷所思。
矮老者一击桌案,厉声喝道:“嚷什么?这是本派议事重地,上有列代祖师的神位,乱嚷乱吵成何体统。”
登时众人缄口结舌,大厅内鸦雀无声。大家对这位师叔最为畏惮,知道这位大师叔自幼入华山门户,已连历三届掌门,诚可谓三朝元老,于派中功勋为最,前两任掌门人对之也极为礼敬。他是派中执法长老,平时不苟言笑,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派中大小弟子见之无不凛然生畏。倒是二师叔(高老者)为人随和,性子柔顺,便和八九岁的幼童也玩得来,大有南宋末期老顽童周伯通之遗风,人人都和他合得来。
宁采和深吸一口气,斗胆抗辩道:“大师叔,您是派中尊长,向来言出法随,弟子等理当从命。可援立掌门之事,实关乎本派的兴衰存亡,对武林命运亦关连甚巨,必须审思熟虑,从长计议。”
矮老者哼道:“我还没老糊涂,更轮不到你来教训我。”
宁采和心下一横,双膝跪倒,叩头道:“弟子不敢,大师叔息怒,且容弟子详陈下情。”
矮老者冷冷道:“有话尽管道来,此事本派人人有份,并非我一人之事。”、宁采和额上冷汗涔涔,却不敢取帕拭去,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