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杨璟难得回到寨子里头,这也未能安生太久,便让赵京尹召到了巴陵县衙来。
那报信之人也没说甚么,只推说赵京尹有急事,杨璟到了之后,才发现江陵知府牟子才也到了,花房里头还坐着几个头戴长长帽翅、身穿红色官袍的文官。
牟子才本是天子近臣,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文官中的清流,奈何斗不过董宋臣等一帮奸佞,最终被下放地方,成为了江陵知府。
不过他在杨璟这里得到了一个实干的契机,如今大刀阔斧进行地方改革,又组织人力开垦荒地,试种和推广红薯,盘活了地方的民生,口碑也渐渐积攒了起来。
再次见得杨璟,牟子才不由眼前一亮,因为大半年时间过去,杨璟积威甚重,虽然笑容仍旧和煦,但杨璟却如同一柄锋锐无比的刀,藏在了越来越深的刀鞘之中,然而那种偶尔散发出来的压迫,还是让人心生忌惮。
赵京尹的官职比杨璟要高,又是正使,自然不需要起身,但杨璟如今已经与牟子才平级,来者又是客,牟子才当然要起身迎接,至于杨敬亭以及江陵府其他县区和军镇的首脑,也就更不用说了,纷纷跟着牟子才站了起来。
然而那几个绯服官袍的老头子,却仍旧没有起身,只是与赵京尹停止了交谈,用一种怪异的目光在打量着杨璟,许是惊诧于杨璟太过年轻,又有些难以置信的神色。
牟子才与杨璟寒暄了几句,便引着杨璟介绍那几位官员,杨璟一一见过之后,才明白这几个老头儿为何如此倨傲。
原来这些都是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里头更有崇文馆、昭文馆和集贤院等馆阁待制,这些可都是文官中的文官,是大宋朝典型的文官代表,难怪对杨璟会爱理不理了。
并非他们的官职有多高,而是他们的出身比杨璟要好!
大宋是文人的天堂,士大夫和文官们的待遇,是古往今来从所未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