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是护教军主力的人,都散入到了韦镇仙的地盘势力里头。
这也直接看出韦镇仙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拥有了反叛起事的底气,剩下的便只是看看他到底有没有这个魄力和胆量了。
所以对于姒锦刺杀林文忠一事,杨璟更倾向于韦镇仙和白牛教即将揭竿而起的推测。
走到这一步,杨璟也不得不开始考虑一个问题,林文忠虽然只是刺史的虚衔,却能够掌握地方势力,与韦镇仙分庭抗礼,可人常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林文忠可以这般,韦镇仙又何尝不能?
所以矩州官场以及地方军镇之中,肯定还有韦镇仙的人,然而如今林文忠已死,也没能留下什么秘密。
这么一来,杨璟也就没办法知道谁忠谁奸,谁是林文忠的死忠追随者,谁又是韦镇仙的走狗鹰犬。
而杨璟之所以将夔州路提刑司,夔州路安庆军,以及矩州衙门、宁西军的首脑都召集过来,其实也有着试探的意思。
从局势来看,韦镇仙等人已经蓄势待发,所以他手底下的那些势力,肯定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如今杨璟要召集他们商议军事,若果是韦镇仙的人,肯定会担忧被杨璟发现,肯定会借故推脱这次召集,毕竟杨璟已经亮出了皇城司绣衣指使的腰牌,这是在行使自己的特权,地方官员照着常理说,是不敢也不能拒绝的!
即便他们推脱不了,也会从中作梗,不让杨璟接管地方军政的核心。
大宋朝从北宋开始,就为了保护赵家天下,而设立了奇葩又严谨的官制,武人的地位和权柄都很低,行军打仗需要文官或者宦官来充当监军,相互制衡,才能让那些有贼心的人没有贼胆,即便有贼胆,也没有造反的能力。
因为这种特殊的官制,所有武将都算不上实权将军,即便是实权将军,也没有擅自调动军队的权柄。
而杨璟身为皇城司为数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