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152章 父子话科举

第152章 父子话科举(3 / 5)

什么都是不断的发展的,科举制度也是不例外的。

以前并没有科举这一说法,后来的隋朝首开先河,创立了科举制度,为读书人,开辟了一条道路。

后来唐王朝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制度。

这些制度也当然就包括了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就是隋炀帝的科举制度。

但是唐朝并不是只是简单的继承了他的这一制度,不然的话,那也太没有新意了吧。

唐朝为了证明自己和隋朝不同,对这个所谓的科举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正是他们的这一举措,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在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也不知道是哪一位皇帝的创举,估计是李老二,也就是李世民。

按照这个规定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可是有点多,要不是赵匡胤为了明年科举的事情,专门看过这方面的书籍,他还真的是记不住的。

赵匡胤隐约的记得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这林林总总的总共合五十多种。

当然了这些只是在唐朝初年的时候实行过,后来很多的科目都是被取消了,再说了很多的东西都是没有什么大用的。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这也是常设的科目了。

但是唐朝最为出名,也可以说是名气最大的也就是进士科了。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你想一下很多的宰相都是进士出身,这就可以看出这个进士是有多重要了。

一般来说明经重帖经、墨义的考察。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也就数说可以和默写课文差不多了,所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