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锅盖面”反而与“日式拉面”在面条本身制作手段上差不多,都是将面擀成面片之后切成细条的“切面”形式。
即便是中华拉面,很多也已经不再使用人力“拉”面的形式,不过也依旧称呼“拉面”。
当然,真正的“拉”面也有,比如刘昴星尝过的“阎魔大王拉面”,就真的是城一郎“拉”出来的(当然是用手拉!)。
也正是因此,刘昴星一开始的时候,也对日式拉面的了解不足,本能将发音很像是“拉面”的日式拉面,想象成是中华拉面……
毕竟这种常识性问题,远月学院也不可能在高等部时还强调……甚至即便是初等部,大概也不会专门去记载这种东西,因为他们所说的“拉面”,就是“汤面”,写成岛国文字也只是片假名,而不是汉字转化的平假名,本来就没有“拉”的意思,不需要特殊强调。
所以同属于汤面的“锅盖面”,在这时被使用出来,也没有任何问题,在岛国硬说这是“拉面”的一种,也没人能反驳什么,不过与传统意义上的拉面相比,“锅盖面”有一点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它的面是在汤里煮熟的。
而无论是日式拉面,还是中华拉面,大多是在水中煮面、面熟后加汤。
锅盖面,顾名思义……没错,就是真的将锅盖放进面汤中煮了!
说起起源的话,与大部分料理差不多,都是源于“意外”……
一次料理人意外的用错锅盖,而将小锅盖直接扔到了沸煮的面汤里,于是便有了“锅盖面”!
当然,扔进去的不是金属锅盖,而是中华料理中老式的圆盘形木质锅盖。
通常认为木制的锅盖,飘在面汤中的时候,木头的香味会进入到汤汁中,同时因为并不比锅盖小太多,只要压住火头,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面汤的沸腾,又保持透气性,面条不容易煮烂……
而现在北条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