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当时围棋界的“高级教材”。因此过百龄需要非常慎重,他要找其他高手来帮他把关。在这样一个细节里,其实也可以看出过百龄当时的地位,他起一个头,同时代的其他高手都非常给面子。无论是他的“老对手”林符卿,还是他的“新对手”周懒予。都在这份“编委”名单里。由此就可以看出过百龄的人格魅力。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这样一个细节里,其实也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严谨作风。他们这样编出来的书,是能够经得起推敲的。到了后世,围棋书籍当然多了很多。但其中真正的好书其实并不多。特别是有些“剪刀手”编出来的围棋教材,那更是相当的粗制滥造。
在这一系列丛书中,“官子谱”是低级教材。“三子谱”是高级教材。那么“四子谱”自然是中级教材。作为围棋教材,其中最低级的“官子谱”一直沿用到现在。适合于业余初段以上的棋友学习。如果学成的话,业余3段以上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折合成一成网的段位,那就是5d到7d的水平。说实话,这应该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那么学习了他们的“高级教材”,那又会达到什么水平呢?李小强估计,可能有很多自我感觉良好的现代棋迷会很郁闷。在中国古代那些国手眼中,所谓的“三子谱”,就是写给他们让3个子水平看的。而四子谱,就是国手让4个子的水平。。。
这样一个现实,可能有点残酷吧!肯定也有很大一部分棋迷不服气吧。说实话,这部分的业余棋迷还真的不要不服气。围棋到了顶尖水平,因为达到那个层次的棋手并不多。有些东西不太容易说清楚。但是在业余水平这个层次,你想简单的务务虚,你想依靠自己“更先进围棋理论“来赢棋,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这样一个阶段。围棋其实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真正较量的,还是在围棋基本功这个层次上打转。
在围棋中,“务虚”的部分确实很重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