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一百八十九章 跷脚牛肉

第一百八十九章 跷脚牛肉(2 / 5)

见的病症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大受过往行人的欢迎。

苏稽镇旁边有个乡场叫周场,当时是屠宰牲畜的地方,又被称为“杀牛场”。

其间,罗老医看到些大户人家把牛羊内脏扔到河里弃之不用,觉得很是可惜。

于是他把牛杂捡回来洗净后,放在有草药的汤锅烹煮。结果发现熬出来的汤甚是鲜香。

于是便拿这牛肉汤供给穷人,因为味好汤香,又有防病治病的功效。所以,特意来喝汤的人络绎不绝,每天开门不久之后就爆满。

因为是专为穷人所设,所以罗老医的这个堂子非常简陋,几个凳子坐完后,再有来人也没有席位了,因此只能有的站着,有的蹲着,多数就直接坐在码头的的石台阶上跷着二郎腿端着碗吃。

旅客们下船,首先看到的便是个个跷着脚边吃边聊的食客,久而久之,大家便形象地给这道菜起了个“跷脚牛肉”的别称,直流传至今。

最早的跷脚牛肉,是个二碗盛装。先将包包白菜也就是卷心菜去掉叶脉,叶子不能切,只能手撕成块,丢在小竹篓里边,放入牛肉汤烫熟后垫到碗底;之后再随食客之意,或是牛血,或是牛杂,或是牛肉,或是牛丸,也可每样来些弄个大杂烩,又装上个小竹篓,烫熟后铺到白菜的上面,再淋上瓢肉汤,洒上芹菜末,香菜末和葱花,配上白菜叶脉红皮萝卜制作的泡菜和白米饭,两碗就能满足宽大的食肠。

再到后来,嘉州出了个姓杨的大厨,对跷脚牛肉汤头进行了多次对比调配后,研制出了汤味更加浓郁的“精汤”。

“精汤”用牛骨、牛油、牛杂、牛肠、牛鞭等熬制而成,在原来汤味十九味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药枣、枸己、当归,除了滋味更增浓郁外,还更加的趋向科学营养。

百年来,跷脚牛肉早已传出嘉州,成为名满蜀州的地方名食。

烹调方式也由小碗盛装变成了大汤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