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冷笑了一声,冷冷地等着他说道,“你既然是赵文举之子,想必也知道运贩私盐的利润之巨,赵文举心中贪婪,故而铤而走险!”
“侍郎大人,今日你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如果不是你虚开盐引,盐商总会的那些人岂会畅通无阻地把私盐打着官盐的名号运抵到全国各地?”赵登宇以前见过陈文仁一面,见陈文仁如此污蔑赵文举,因此不甘示弱地反驳道。
“荒谬,本官行得正坐得端,怎么做那些违法乱纪之事?”陈文仁的嘴角闪过一丝不屑的神色,沉声斥责道,“你可知道污蔑朝廷命官可是重罪!”
“侯爷,罪民所言都是实情,两淮盐道私盐买卖猖獗,盐商总会每年都能从南京户部拿到众多的盐引来贩运私盐,其私盐的规模是官盐的数倍之多。”
赵登宇懒得跟陈文仁打嘴仗,转向了李云天,郑重其事地说道,“侯爷,这次被漕运衙门扣押的那批盐就是盐商总会所运作的私盐,罪民听父亲说过,由于担心侯爷在两淮盐道大动干戈所以今年的私盐运送延后,等风头过了再发往各地。”
潘兴民等人没想到赵登宇竟然将矛头对准了陈文仁,心中倍感诧异,看来赵登宇此次可谓来者不善,自大明立国后还从没有平民胆敢当众斥责六部的堂官,赵登宇可谓是开创了大明历史的先河。
“大胆,侍郎大人乃国之重臣,岂容你亵渎!”这时,坐在一旁的张盛面色一沉,指着赵登宇厉声说道,“你可知道,按照大明律例民告官要先杖责三十大板!”
李云天闻言看似随意地瞥了张盛一眼,张盛很显然是在提醒他赵登宇已经触犯了朝廷的律法,要对其施以杖刑。
潘兴民等人微微颔首,张盛说的没错大明律例中确实有这么一条,赵登宇很显然逃不了这三十大板。
“赵登宇,本侯问你,你可坚持先前所说之言?”李云天知道赵登宇这三十大板无论如何是逃不了,因此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