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烧制出来的铜红釉瓷器中,粉红色中略带灰色的称“豇豆红釉”,灰而色暗的称“榆树皮釉”,粉红中有绿点的称“苔藓绿釉”,带红块的称“孩儿面釉”几大类。
相比名动于世的康熙郎窑红,豇豆红釉质稍微莹润淡雅一些,玻璃质感没有那么强。常见的器形有八种,俗称“八大码”,分别为:柳叶瓶、莱菔瓶、蟠龙瓶、菊瓣瓶、太白尊、镗锣洗、印泥盒和苹果尊。
豇豆红瓷器无大器,景德镇官窑出窑记录显示,康熙一朝,豇豆红瓷器体量最高者,也不过二十八厘米,是一方孩儿面蟠龙瓶,康熙五十二年送进宫。
不过,这方蟠龙瓶最终下落不明。
卢灿手中这方豇豆红柳叶瓶的高度已经不错了,接近二十厘米,妥妥的豇豆红瓷器中的“大件”,粉红中带有白斑,偶尔还能发现一两处绿斑苔点,这是豇豆红瓷器的“缺陷美”——美人痣。
底足处一圈白胎,这是因为柳叶瓶的烧制方式决定的——它底足直径很小,为了在窑口烧制时稳当,采用垫饼加外包嵌烧制法,因此正品柳叶瓶的底足,往往露胎。
瓶底为双行“大清康熙年制”隶书款,正品,镇馆级!
卢灿仔细看过一遍后,将其轻轻放下,抬头对紧张的罗玉强笑笑,“罗队长,这方柳叶瓶,我出价十五万港纸。不知你是否满意?”
其实他可以往下压一压价格——罗玉强在岭上买这件物品,其价格不会超过五万港纸,再贵,他不会出手。
只是,没必要!
调景岭是卢灿精心打造的基地,他可不想因为这点原因,折了自己的声誉。另外,罗玉强这钱拿的烫手——这次高价给出之后,只怕下午就能传遍岭上,下次,岭上人家再出货,肯定会直接找虎博,或者送到温家,绝对会绕过罗玉强这条吸血虫。
罗圪垯一帮手下,闻听这一价格后,手舞足蹈,嗷嗷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