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相宝 > 第754章 香筒之秘

第754章 香筒之秘(1 / 6)

卢灿上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掂掂重量,这是有讲究的——正品豇豆红,重量对应体积大小成相对正比,这一点在康熙本朝的豇豆红瓷器中尤其明显。

这是因为正品豇豆红瓷器,基本上都是康熙朝出品,而且规定景德镇官窑第四窑口专烧,负责豇豆红瓷器制作的是盛大奎(康熙朝景德镇窑工)父子,所用的釉料、瓷土、彩料,基本相同……诸多条件限制后,才有“重量对应体积大小成相对正比”的结果。

豇豆红瓷器,雍正时虽有少量烧制,但釉色灰暗(盛大奎父子都已经去世)。

雍正后已很难见到了,光绪时期曾有复烧,但颜色神韵差太多,至于清末民/国时期的,那……只能算是粗仿。

润馨瓷厂曾经立项要仿制豇豆红,可技术还不太成熟,最终搁置。卢灿参与几次会议讨论,明白其烧制的难点。

豇豆红瓷器是典型的“上三釉”瓷器——烧制时先在坯上施一层底釉,然后吹上一层颜色釉料,再盖上一层面釉。

上三釉瓷器,绝对是陶瓷制作中的超级难题。润馨瓷器刚刚克服汝窑开片问题的烧制技巧,就是“上三釉”。

可烧制豇豆红瓷器的难点不仅仅在于“上三釉”,它还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高温还原焰烧制”。

这又是一个烧制瓷器的专有名词。

高温好理解,就是指窑内温度不能低于1200摄氏度。

还原焰呢?是指在燃烧过程中,氧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充分,在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没有或者极少游离氧的存在的火焰。

为什么要用还原焰?

在烧窑时,窑内通风不良,缺少氧气,含铜的釉,在还原焰中会出现红色——很多红釉瓷器,都必须使用还原焰烧制。

这种高温还原焰,不可控因素太多,因此,窑内的瓷器,釉色变化很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