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年,那个叫做杨琼玉的孙女,病情真的有所好转。石湾窑厂惊奇不已,随即将“琼玉”这一名称做“善福款”——窑场供应给某些无特定款号需求的客商,为他们祈福。
哈哈!卢灿心中大乐——尽管釉色损毁严重,但这尊瓷器,还是能进入馆藏的!
这件瓷器有两大价值:其一,它真实的宣告,广彩瓷器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发现“本地彩”;其二,传说中的“琼玉款”真的存在!
这就是文化价值!超高的文化价值能带动瓷器本身价值!
第一尊广彩梅瓶就有这么大的收获,卢灿翻看这些瓷器的动作骤然加快。田乐群坐在旁边,一件件的帮他翻检归类。
黄元所分配到的三百八十二件海捞瓷,都是广彩,基本完好——碎片在海上时就已经扔回海中。
各类生活瓷为两百四十七件,款号统一为“大昌”商号款,这是乾隆年间羊城“大昌货铺”的货物。剩下一百多件为艺术瓷,款号为“琼玉”。
“黄哥,当初那些出海同伴,手中还有这类瓷器吗?”
黄元和马新爱夫妇早就担心这批瓷器是否值钱,见他问起,心头大安。黄元连忙点头,“都在呢。要不……我帮您联系?”
卢灿没急着回答,摸着下巴想了片刻,问道,“出海渔民家中,这类瓷器多吗?”
“有不少呢,如果要值钱,我估计刚才那清淤堆都会有人翻……”
马新爱的这句话,倒是提醒了卢灿,自己还想着组建打捞船队,可别先把海捞瓷的价格炒起来了!大家都意识到海捞瓷很珍贵,自己还囤积个屁啊?
昧着良心,卢灿笑笑,“马姐,黄哥,这批海捞瓷有些研究价值,可它被海水腐蚀的太厉害,另外海捞瓷量大,生活瓷太多,这批瓷器,我能支付给您两位……两万新币。愿意出手吗?另外,这个价格……可不是给你朋友的价格,千万不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