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遇春等若是等若朝堂被贬到地方的臣子,前几个月就是在天成,阳和、蔚州、灵丘等各地奔波,往最南的灵丘有三百多里,往最西的镇虏也有一百多里,往阳和也有百余里,这些地方的田亩加起来有五百来万亩,他这几个月时间均是跑了好几次,几乎每一日都在路上,年后和裕升大批出粮之后银钱开始凑手,后来帐局生意开张,每日银子更是滚滚而至,张瀚那边手中有银子,每日均批银叫镖师带来,后来在天成和阳和镇虏蔚州四城均设了分局,取用银子更加方便,李遇春在每个县和卫城所城都设了收粮点,还有几个地处要道的较大的镇子也设了,共有二十来个点,每个点有两到三人,租用了库房,在五月过后开始大量收粮,每日收的粮由和裕升的骡马行网点运送到新平堡,这十来天他已经收了十一万石,预计到七月麦收和夏税开始时,在这些地方可以收到五十万以上……这还是因为天时不好,各地均在减产的原因,若是丰年时,光是这些地方,一年收的麦子和杂粮,最少也能有三百万石的数字。
当然这么多粮食不可能由和裕升一家全吃下来,按李遇春的估算,如果这样持续的收下去,迟早也能吃下来四到五成,少的那近一半是别家粮店自己的田或是大田主的出产,那些人都要囤积粮食用来在春荒时高价出售,就算和裕升出价不低,也不会让所有人都选择和裕升一家……在大同一隅之地,能收到这么多粮食,已经算是难能可贵。
主要原因还是从阳和到天成,再到镇虏,有相当多的平原地带,沿着洋河流域和支流也有不少水田,这大大增加了这些地方的平均亩产,若是往晋北杀胡口一带山地多而平地少的地方,恐怕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特别是这些年缺水,在一些以旱田为主的地域,农民的收获仅能糊口,这些地方的百姓得勒紧裤带完粮纳税,负担很重,有限的粮食要配合野菜用来饱腹,除了必须出售和交纳的税粮外,多一粒也不会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