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些人的父亲想让自己的儿子进讲武堂镀个金,李世民也不好拒绝。
不过李超并不想让自己的第一届武举,弄的那样乌烟障气。因此虽然不能直接拒绝,但李超还是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向李世民提议,武举考试分两榜。一榜就是正常的榜,一榜叫恩榜,就是那些内定的公侯子弟们。
反正不让他们一起考,免得破坏了考试的平衡。
那些人想镀金,让他们进来镀就是,直接开个恩榜,到时这些人都内定录取上榜的。等进了讲武堂,给他们再单独办几个班就是了,不要影响到正常考生就好。
李世民倒也从谏如流,同意了这个方案。
“恩榜三百个名额。”
“哦,倒也不少,贡榜一千二,恩榜三百,总数一千五。”郑善果笑着点头。
“这贡榜一千二百人,真的全凭实力吗?”
“当然,我虽为主考,但也不能随意录选,而是有一个陪考团。看到没,由一百零八位将军组成的陪考团,他们会对每个考生的各项成绩进行打分,最终得出总分数,然后再加上我们几位考官的分数,就是他们的最终成绩,最后以成绩来淘汰。”
陪考团分数和主考官评分,并不是一样的,主考官的评份比重要高些,但陪考官的评分也非常重要的,最后是要综合得分的,因此并不能考官随意的舞弊的。
况且,李超还请了大理寺、兵部、御史台三个衙门过来监考,如对考生评分有疑议,是要复核的。
武举考试的项目,都是比较硬的。不像文科制举,文章的优劣不是那么好评判,武生的成绩那却是实打实的,射中了多少环,打落了多少个人偶头上竹片,这都是明摆着的,今天还有这么多人来观看比赛呢。
“你这个方法真不错。”郑善果真心赞叹。“若是文科制举,也能够更加公正一些,以成绩取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