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一斤米是十文钱。这么算,十个煤球值一斤大米了。
但如果一天只用五个煤球,那也才费五文钱。而如果是烧柴,也不比这个便宜,还没有这么好烧。
“一文钱一个煤球,贵了点。”心里虽然接受了这个价,但口头上刘掌柜还是说着贵。
“都是按着时价来的,宁远这地方,什么都比较贵的。咱们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距离丰灵两州最近的地方也都隔着一百八十里。这里的柴,卖的也贵啊。再说,如今好多东西也都是按着时下粮价来的,如今米价还是斗米百文啊。况且,这煤球是从大山里挖出来的,又一路运过来,还要经过加工,又运进城来,确实挺不容易的。”
一天五个煤球,一个月不过一百五十文钱,对刘掌柜来说,也就是卖双鞋的钱而已。
“刘掌柜,你在我这买煤球,我还送你点引火的劈材。”
“那你还得帮我把煤送到家。”
“行,反正这么近,也不另收你钱的。”
交易就此达成,赵掌柜让人给刘掌柜店里送去炉子和一月量的煤球,炉子是另外算钱的,不过倒也并不贵。不过刘掌柜最后还是不愿意花钱装个烟囱,这个在他看来有点贵,没必要。
两人继续喝茶,闲聊。
来买煤球或者买炉子的人不少,不时有人过来,刘掌柜坐了会便告辞了。
衙城帅府后院,郑红线却在李超求教。
“我们缺人,缺大量的人。煤矿那边,现在严重缺乏人手,根本采不了多少煤。现在我们已经把焦炭推销出去了不少,找了不少合作的伙伴,客商对我们的焦炭都很满意,可我们却没法接下他们的单子。”
“还有我的铁矿,现在勘探都做好了,也一样没有人,根本开不了工。”
“三郎,弄些人来。”
李超躺在椅子上,享受着侍女们的按摩,听着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