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烧柴较麻烦,而他看这煤炉子烧起来很方便的样子。
赵掌柜笑着对刘掌柜道,“你看刚才烧水这炉子,最普通的炉子,是能放三个蜂窝煤的,但也可以只放两个。如果只是寻常人家做饭烧水,那一天其实有个四五块就够了。做饭的时候,这风门开大点,火就旺。不做饭的时候,风门盖起,火不会轻易灭。甚至你要是不愿意早上起来再生火,你可以晚上加块煤,封起炉子,能保证一晚上不灭火,这样早上再加煤直接就好了。”
刘掌柜听了直点头,这个确实不错。
他是山南来的,家里田地少,因此一直是在外做点买卖。原来都是行商,因见宁远这里热闹,便在这里买了铺面当起了坐商。鞋店其实就是他一家人,妻儿子女一大家子,另外还有几个表亲侄儿在他这里做学徒,店里也就八个人。
生意还是不错的,一家人平时也很忙,连妻子也要帮着做鞋。
买柴烧,一来占地方,二来弄的较脏,其次烧火也较麻烦,得不时的添柴。而这煤炉子看起来就方便简单的多。
“当然,刘掌柜你店里人多,其实我推荐你用带烟囱的这种煤炉子,更节省煤。”
刘掌柜喝了口茶,心里算了一下,其实家里虽有八个人,但这种小炉子也一样可以用了。一天只用四五块蜂窝煤,看似不多啊。
“不知道这蜂窝煤多少一块?”
“一个银元五千个!”赵掌柜笑道。
一个银元五千个,刘掌柜心里迅速的算了下。现在金币银元在宁远流通的很广,是受胡汉商人都欢迎的。金银币的汇率倒是比较稳定的。一金币稳定在八千钱,一银币稳定在五千钱上下。
一银元五千钱,换的是开元通宝铜钱。
这么一算,岂不是说一个煤块值一文钱了。
一个煤块值一文钱,这应当不算便宜了。现在宁远的大米是斗米百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