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是他当年读书时候的同窗,还有陈家老两口,甚至是府衙的新师爷都请了。之所以没有直接送帖子给赵志高,也是给双方一个缓和的台阶。贴子给了师爷,若是来了府尹,那是陆家脸面大,若是府尹不来,那谁也说不出陆家“高攀不成”之类的酸话儿。
陆老大成亲,还有先前那几场大宴宾客,都是在岭下办置的。如今小米及笄,却是要放在本家宅院。但老熊岭上有太多不能被外人窥探的“秘密”,于是,整个老熊岭的乡亲昨日就分好了差事。
有负责村口引领客人的,负责端茶倒水的,负责看守地窖和鹿栏的,各家暖棚也要留人看管。
当然,最忙的还是陆家大院了。
男子们忙着搭棚子遮风雪,妇人们则准备食材,烧茶,点心。淘气小子们则穿的喜气又干净,跑去村口做引路小童。
各家的闺女们,不管是争没争到赞者和有司位置的,都聚到了陆家后院,一来伴着小米说笑玩闹,二来也打算开开眼界。毕竟农家的姑娘的及笄礼太过简单,日子富庶的,还能换套新衣裙,得一只银簪子,日子贫苦的,不过就是一身干净旧衣衫,给父母行个礼,挽个发髻插上木簪也就罢了。
但陆家怎么说也算是书香门第,日子富庶,小米又是陆家和整个老熊岭的宝贝疙瘩,这及笄礼就不能简略了,置办起来极是隆重。
前院,中门大开,红色的地毡从门外一直铺到堂屋门口,又左右延伸开去,左边就通过游廊到了后院的正房,右边就是到了西厢房。
西厢房里,早就撤掉了孩子们的书桌,只留了那么两章圆桌,放了素雅的白瓷青花茶具,每桌四碟子点心,另外配了十几张椅子,做了女客的暂歇和吃酒之处。
韩姨母带着青花青玉住的东厢也拾掇了出来,摆了新被褥和引枕靠垫之类,里侧放了六扇的花鸟屏风,遮蔽了洗漱和恭桶等物,备着女客们方便和小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