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份,许多事情难以展开,在奏章中他却没有诉苦,只是介绍了一下安置流民的进展。
进展不是特别顺利,夏季已到,仍有不少流民滞留在洛阳一带不肯返乡,韩孺子能猜出原因,最重要的还是缺钱、缺车,北方战事一起,这两样更缺了,曾经做出承诺的洛阳商人,一发现皇帝不稳,立刻捂紧了钱袋。
“朕该怎么办?封王坚火为官?还是向河南郡下达严令,要求他们必须配合?”
赵若素拱手道:“依臣愚见,不如传旨斥责王坚火,让他待罪立功。”
韩孺子笑着摇头,“王坚火乃是豪侠,吃软不吃硬,给他官都不当,朕这边传旨责备,他立刻就会转身逃进江湖。”
“不然,王坚火并非沽名钓誉之辈,千千万万流民的性命仰仗于他,他断不会轻易放手。”
“这样的话,朕更不应该责备于他。”
赵若素与皇帝还没到无话不说的地步,唯唯地应声是,不再开口。
韩孺子看了一会公文,抬头说道:“这里没有外人,赵大人尽管畅所欲言,无需对朕隐瞒。”
赵若素这才道:“王坚火身上无官,不能以官威行事,袋中无钱,不能以财富压人,手中无兵,不能以强力服众,唯有侠名在外,天下皆知。可是对安置流民来说,侠名却是个负担,陛下对他的看重与信任,更是雪上加霜……”
“嗯?”
赵若素立刻跪下,韩孺子示意他起身,“你说。”
“豪侠必须讲义气,王坚火既然得到陛下的看重,就不能独享,而要与朋友分享,他若同意,就是背君,他若不同意,就是忘友。这种情况下,他想利用自己的侠名做事,反而更难。”
韩孺子若有所悟。
赵若素等了一会,继续道:“陛下若是严厉责备一下王坚火,让天下人以为洛阳丑王陷入困境,则王坚火更容易拒绝别人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