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漠南的内属蒙古各部和八旗蒙古各旗,如科尔沁、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鄂尔多斯和乌兰察布等部,各旗由朝廷派遣官员(一般为总管)治理,与中原的州、县治理无异。而对外藩蒙古,也无法直接治理,只能实行札萨克制,也就是分封蒙古部落王爷进行半自治,说是派至当地的办事大臣或参赞大臣说节制这些地方蒙古王爷,但实际上,却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些蒙古部落,满清也只是名义上逼服,实际上相当于藩王,由理藩院统管这些蒙古事务。可见这些外藩蒙古难以驯服,皆因其为游牧民族,一旦发现朝廷要对其动手,便四散而逃,不久之后又复回来,其在草原来去如风,难以制服。”左宗棠显然查阅了很多资料,派人详细打听了蒙古的情报。他接着分析:“不过,狠毒的满清还是做了件对中华帝国有利的事情:他们实际上对蒙古的二百多年的统治,已经将蒙古严重削弱。”
冯云山知道左宗棠的意思,他说的,应该是满清对蒙古实行的半公开半秘密的减丁政策。
这个在后世的历史上,冯云山曾经见过这方面的书籍,上面提到,说是满清因为忌惮蒙古人的强大,尽管蒙古大部分都已经归附满清,但还是四处提防。
满清表面上喊着“满蒙一家”的口号,实际上却一直分化汉族和蒙古族,乃至其他一切对满族有威胁的民族。表面上,满清实行满蒙结盟,对蒙古部落首领按功劳大小和忠心程度,分别授予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辅国公等各种爵位,看起来非常优待蒙古。但实际上,在一方面笼络蒙古部落首领的同时,另一方面让大量的蒙古牧民如同羔羊一样,将他们软禁在羊圈里,不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尤其是汉人接触,这样便能将他们永久性地愚弄起来,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事实上,满清官府对普通蒙古人控制非常严格,连蒙古人到中原或是皇都也只能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独石口、张家口、杀虎口六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