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兴趣的是郭敬给王振的亲笔信,他很想知道这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
小心的拆开火漆,打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三张折叠好的信笺出来。
上等的蜀笺,带着芬芳,制作精美,这一张纸怕就抵得上穷苦人家一日三餐,这郭敬还真是财大气粗。
“美旭兄见字如晤:弟自上次与兄在京一别。已有三载,甚为想念,今特派义子郭嵩于大同右卫千户石彪……”
王振的字叫“美旭”,孟岩还是第一次知道,以前还真不知道这太监还有字。
读完信后,孟岩放下信笺,心中不能平静,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愤怒。郭敬居然在信中提到了跟瓦剌走私盐铁,箭簇等诸多战略物资。这些东西居然还是他以边关缺少为理由,请朝廷调拨的,除去少部分被发放给守边的将士,大部分居然被他们暗中买给了瓦剌的阿剌知院,获利丰厚。
郭敬镇守大同十余年,权势凌驾总兵之上。瓦剌部族也真是在这段时间实力飞涨,瓦剌东征西讨,不断吞并草原上的部族,俨然有一统大漠的雄主气象。
游牧民族不产钢铁,冶炼技术更是落后。普通的铁锅,铁铲都要从中原进口,这几年他们能够不间断的发动对其他部族的战争,就是一个方法,掠夺和吞并其他部族,然后将获得财宝跟大明的边关守将败类交换武器粮食等各种战略物资。
信中提到了诸多人的名字,山西行都司都督佥事,西路参将石亨,在大同提督军中粮草的户部右侍郎沈固……狼狈为奸,贪污受贿,苛刻军饷,还有盗卖军械,军粮。
有了这封信,就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将这些东西和自己原来从鞑靼王庭得到的证据放到一起,这将会是郭敬以及王振等人走私通敌卖国的致命的证据。
当然,凭这些证据,对郭敬的也许是致命的,对王振就未必了,他完全可以一推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