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目前国内五大公认的中文期刊索引遴选体系中的至少两个。进入“核心”的期刊不一定是国家级的,某些牛逼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有可能进“核心”。但是目前就学术界的地位来说,“核心”的地位基本上和“国家级期刊”这个指标不相伯仲,甚至略有强势。而一旦做到“双核心”,那就普遍公认比一般国家级期刊牛逼。
就文科的专业来说,目前主要公认的核心索引遴选体系,有北大的“中文核心期刊”,还有南大的CSSCI,另外就是国家社科院文献中心和社科院学报等几份索引。
在法学领域内,这五大索引中的每一家,都会收录十几家到二十几家的法学类期刊作为其核心期刊。还有更多的综合性的学报。
邱雪为了当上副教授,一般是盯着几家同时上北大和南大索引的专业期刊投,比如《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商研究》、《政法论坛》、《法学评论》……当然,至今她还没有成功在那些上面发表过。
符合这种档次条件的法律类期刊,全国加起来也就不到15家,有些还是双月刊、季刊。所以每个月全国够这种档次的文章,可能只有200多篇,一年也就3000篇左右——但是,全国100所211,数千所本科,每年想要当副教授的法律类老师,可不止3000人,所以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更何况发论文不是分猪肉,而是典型的马太效应重灾区——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牛逼的名家已经名声在外了,别人说不定一看名字就给过,所以那些已经不需要凑职称的大牛,可能就要瓜分掉这每年3000篇论文中的绝大部分。
而学校差、职称低的人,文章再是花团锦簇,被直接否的概率也很大。拼死拼活可能只能争夺那3000篇名额中的几百篇——换言之,全国所有大学加起来,法学类的副教授以上职称,每年能评过的也就几百人。
……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