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虚空又自开辟,他心念移转,与心象鱼龙合而为一,已忘却自身物象,只与心象浑合,遨游虚空之。这一刻,他感觉到了天地元气的运转,只是还隔了一层膜,有些弄不真切。
这是“心内虚空”与外界天地的隔阂。然而此时,这层密实的“膜”却开了几个极微极小的孔,外界元气一滴滴地渗进来。
照理说,“心内虚空”是自我的意象空间,虽是根基于物象,却**于真实世界之外,内外不通。可余慈的情况又有些不同,他初是利用“外物”,即照神铜鉴映衬出心象的,照神铜鉴的性质极其特殊,从一开始,他的“心内虚空”便与外界相联系。
正是凭借这个以及一连串机缘巧合,他吸纳了天龙真形之气,而天龙真形之气的强劲本能,又是对天地元气有着极大的渴求,这便使得“心内虚空”又有变化,达到解良所说“引气入境”的初步。
虚空开辟引气入境内景外成天地如一,这四个境界正是《玄元根本气法》由低到高的四个阶段。
以上四境界,说白了,就是开辟心内虚空,将外界元气引入其,以之演化诸般内景神通,终“打通内外虚空”,使内外浑然一片,不分彼此,“心象”自由出入于内外虚空,无拘无碍的一整套过程。
余慈先前见识不到,还无法理解其精义。直至受何清点醒,再请教解良之后才明白,《玄元根本气法》的大价值,不只是一门为学习丹诀打基础的先天气法,而是融汇离尘宗道德学理戒律三部精萃,开辟出的一条思路。
仅以“先天气法”的作用论,只虚空开辟,形成心象,便已足够,此后就是长期蓄积温养的过程,直至炉火纯青,自然定鼎枢机,凝成还丹。
也就是说,现余慈已经把“先天气法”阶段该做的事情做了成,剩下的就只是漫长的提精提纯的过程。或许三年五载,或许十年八年,直至达到预定的水平,再尝试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