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七个考官,哪篇章圈点得最多,才更有机会脱颖而出。
若是遇到了争议,则由作为主考官的姚治做最后的结论。
阅卷官们已经忙碌开了,毕竟工作量实在太大,数千篇章呢,所以他们阅卷,大致也先瞄几眼,大致看看章是否合乎规范,又或者是开篇如何,假若是平淡无,连观点都懒得看了,直接提着笔,画一个叉,紧接着,这篇再传给下一位,一直到二十七个考官都审阅过了,接着便有吏统计,记录成绩,最高分乃是二十七,这是二十七个考官给予的分数。
这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而考官们,显然也是不畏繁琐。
谁都知道,抡才大典,尤其是这等会试,一旦高,便是可以授予官职的进士,万分都马虎不得。
若是玩忽职守,那是抄家灭族大罪。
正因如此,谁也不敢懈怠。
眼下,身为主考官,姚治是极清闲的,因为现在只是考官们初次审核的阶段。
他这几日,都不得离开考场,所以特意让人准备了茶叶,此时在此,独自一人自饮自酌,很是惬意。
倒是有个考官将一批卷子收拢了来,送到了他的面前,苦笑道:“姚公,今年的题,难倒是不难,只可惜……分歧不小。”
“哦?”姚治扬眉笑了笑,一双眼眸看着考官,满脸困惑地问道:“怎么分歧不小呢?”
考官将这一沓已经批阅过的试卷扬了扬,连连苦笑道:“你看,这里头的卷子获得点圈的,至多也不过是十五之数而已,若是换做是往年,百来份卷子里,如何也能出二十个圈,可见阅卷的诸公们,对此的争议是极大啊。”
姚治只颔首,其实这个题,他也是临时想到的,前几日,太后命他入朝,三番两次都提及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希望让自己给太后讲解。
既然太后娘娘关注,可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