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裂明 > 第364章安北都司

第364章安北都司(4 / 5)

,京畿危亡之际,不思报效朝廷,反而擅开边衅,哪有为臣之礼仪?

当杨嗣昌匆忙到达东暖阁之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相互对眼算是打一个招呼,杨嗣昌便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安稳坐下。自去岁温体仁倒台之后,周延儒也是顺利成章的步上内阁首辅的宝座。但是他也是很快发现,这个位置已经不象是以前那么的让人羡慕,而是如同一个烧红的烙铁一般,烫的人根本不能安稳的坐着。国家多事之秋,无论是流寇,建奴还是皇帝本人,都不是好对付的。但是既然坐到这个位置上,崇祯根本不可能再给他选择的机会,但是对于目前一片糟糕的局面,他也是束手无策,根本没有任何的对策,只能少做少说。

少做便是做的少,出的错也会少,少说也是同理。但是身为大明首辅,若是一直不说话,也是一种错。见崇祯的目光投向自己,他干咳一声,组织了一下言语,“陛下,老臣以为,如今东奴,北虏势大。既然宁武候有此心,那便准了他所奏,重开安北都司,有镇西军坐镇北疆,日后北疆会少许多战事。”

杨嗣昌一愣,如今的他是最见不得有人替易飞说话,刚要开口,一向与周延儒走的近的工部新任尚书苑景文立即表示附议。

苑景文这一表态立即将杨嗣昌给激的大怒,愤然起身道,“易飞!****耳!国难当头,不思报效皇明厚恩,相反挟势以邀朝廷,此辈乃祸国秧民之辈,若再助涨其势,何以制之?”

周延儒冷冷一笑,阴阳怪气的道,“杨大人此言是否言过其实了吧?众所周知,崇祯十一年东奴入寇,易飞可是率部与建奴连连血战,丝毫没有退让,所部损失之巨,和斩获首级之多可是有目共睹!至于易飞从何时转变,为何一怒而回山西,那也是人皆尽知之事,杨大人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小吧!”

这一番夹枪带棒的话语立即让杨嗣昌勃然变色,尽管他在卢象升战死唐水河畔之事中所起的作用可谓极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