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宦海龙腾 > 第006章 举国同哀

第006章 举国同哀(11 / 14)

及朋友交情、重视哥们义气、办事大方豪爽等行为,实际上还是出于结怨不如结缘的心态,为了博取和维护自己的“君子”形象。殊不知,这于己于人都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一旦事后出现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纠缠不清,大伤和气不说,自己也难免“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与之相反,身为不同寻常的大“财神爷”,萧飞却有不怕当“小人”的大勇气。他喜欢“把丑话说在前面”,认为“在同志面前点钱不是丢脸的事情”,要求财经干部对自己人也要“仔细打打算盘”,“豆腐里挑出骨头来”。这样办事,或许当时面子上不好看,但不留后患,不犯错误。可见,先小人后君子者,未必是小人;先君子后小人者,未必真君子。换言之,既精通业务、善于“打算盘”,又尽忠职守、不讲情面的“财神爷”,正是人民需要的德才兼备型干部;而那些虽然业务上过得硬,但左右逢源以维护自己所谓君子作风的人,终究是靠不住的。对此,史学家司马光早就评论说:“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其次,要有当“小人”的底气。底气何来?底气来自这个“小人”不是给自己当的,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当的。萧飞被誉为“红色掌柜”,不是因为他的“掌柜”身份和权力,而在于他的“掌柜”态度和“掌柜”功劳。他的“掌柜”态度,不是小商贩那样为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是为国计民生精打细算,为改善人民生活殚精竭虑。新华夏成立后,萧飞主持全国财经工作,虽然这时候国家经济条件较革命时期大为改观,但身为“财头”的他并没有“阔”起来,而是更加锱铢必较,甚至一度主张财政部门要像铁公鸡那般“一毛不拔”。他经常语重心长地告诫财经干部:“钱是老百姓的,我们不能拿老百姓的钱开玩笑。”“接触钱财物的机会越多,越要廉洁奉公,同每一元钱作斗争,个人不动用公家一元钱!”他说,花几十年的时间把革命搞成功了,“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