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里挑出骨头来’,要仔细核算。”“在算账时,项项都必须看一看,虽然形式上好像是找岔子,其实这才是负责的态度。”
又如,解放战争期间,萧飞主持南满分局工作时兼任南满分局财委书记,吕东任南满分局财委副书记兼秘书长。后来,吕东回忆说:“萧飞同志对于辽东解放区的经济工作是很关心的。”“他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和物资交流,强调在与兄弟解放区之间开展经济协作时,要讲信誉,做到‘先小人后君子’。所谓‘先小人后君子’,即洽谈协商时,交换什么、何时交换、交换多少,要一一记入合同,并严格履行,说怎样就怎样,不能违约;最后,如有可能,要尽量照顾兄弟地区,甚至可以是无偿支持。不要开始时客客气气,最后吵得不可开交。”
这两个鲜活的历史事例,生动地反映了萧飞当“财神爷”的艺术,而“先小人后君子”方法无疑是他的代表姓见解。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要真正做到更是不容易。笔者体会,领会和应用这六字秘诀,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有当“小人”的勇气。在华夏人的眼里,君子和小人是泾渭分明、判若云泥的两类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诚仁之美,小人诚仁之恶”等等话语,经常出现在各类道德文章之中,界线清晰,爱憎分明。因而,人们时时处处忌讳别人把自己划入小人之列,而视君子称谓为至高荣誉,当属合情合理之想法。只要稍加注意,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自己的周围,自以为君子的人不少,自命为小人的则难得一见。在这个大环境下,敢于冒被当成“小人”的风险,着实需要不小的勇气。比如,很多人在借还钱款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当面再核查一遍,认为这样不够“大气”,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于地位显赫的“财神爷”来说,更是如此。那些“原本并不坏”的“财神爷”,所谓的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