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只是其一,另外李云新现在推进的毕竟是萧书记的“新政”,如果真搞出了什么好名堂,到时候上面对李云新肯定要高看一眼,而自己虽然挂名领导,但下面不清楚,上面岂能不知道事情都是李云新办的,到那时要是觉得自己拦了李云新的路,而李云新又有萧宸书记支持,自己让路岂非必然?
萧宸淡然一笑:“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他看了看李云新:“云新听过这首诗吗?”
李云新摇了摇头,失笑起来:“这方面,我可比不得书记你。”
萧宸摆手笑了一笑,又问:“那云新可知道冯道此人?”
李云新皱眉思索了一下,忽然记起,讶然反问:“可是那位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的官场不倒翁?”然后明白过来:“这首诗是他写的?”
萧宸点了点头,李云新笑起来:“这位老兄倒是好本事,换主子跟换裤子一样快,还能常穿常新,只是没料到他还会作诗。”
萧宸看了李云新一眼,却是摇头道:“我倒是觉得,冯道此人,乃是旷世大才,甚至大贤。”
李云新大为惊讶,萧宸笑起来:“云新对冯道,了解多少?”
李云新讪讪一笑:“历史……我不怎么在行,就记得这位冯大人当了四朝元老,曾做了十个皇帝的臣子,后人欧阳修骂他是无廉耻者。”
萧宸呵呵一笑,他说冯道大才绝非儿戏,就文化传承上的功绩来说,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冯道为印行经籍标准文本,经皇帝批准由尚书屯田员外郎田敏等人任详勘官,李鹗、朱延熙等书写,依唐刻《开成石经》,并和经注合刊,开雕“九经”:《易》、《书》、《诗》、《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