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不懂,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分配才合理。
他只好继续唱独角戏,轻咳一声道:“这是一个复杂问题。其实最主要的是如何分配剩余。国有企业之所以要转让,就是转让之后带来的价值一定要大于转让前的价值,否则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如何分配转让后的剩余与很多条件有关。我要讲的是,在谈判的条件下如何确定价格。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先生在五十年代提出过一个‘纳什讨价还价原则’,这个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把剩余平均分配。假如这个东西在我手里值5块,到你手里值10块,剩余是5块,平均分配后每人2块5毛钱,所以价格应该是7块5。这是以谈判双赢为前提的。当然,谈判双方获得利益的多少最终要取决于竞争,如果有10个人竞标要买,那么最后的交易价格就靠近10块;如果只有1个人买,那么最后的交易价格就靠近5块,但不可能高过10块,否则买主不愿意买;也不会低过5块,因为卖主不愿意卖。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应用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把这个道理给忘了。我们总是觉得买的人如果觉得占了便宜,那就一定是国家吃亏了。但实际上,交易本身就是个创造价值的过程,不能说一个人花一百万买了一个企业,过三个月用二百万的价格给卖了,国家就吃亏了——我说不一定。”
萧宸觉得他讲得已经很清楚明白了,但他看了一下诸位常委的神色就知道,很多人根本没理解,只有胡志林副书记倒是好像有些若有所思,王文华书记一脸微笑,不知道他是想通了还是故作高深。
萧宸只好解释:“我们来看这个公式:假如出售100%股权的话,它的价格就是改制之前企业的价格+(改制之后企业的价格-改制之前企业的价格)/2。我们推导一下,如果企业改制前值1000万,出售给经理人30%的股份可以升值为2000万,那么经理人应该出多少钱?-100万。你想,改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