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揭帖的内容没让他觉得愤怒,同样,儿子的成也没让他格外欢喜。倒不是说张居正对三子关心不足,只是在他看来,儿子的才学是自己教出来的,加之前张家的运作,一甲已是囊之物。至于具体的位次则取决于皇帝,天子肯让懋修状元,是念着君臣师生情分,也是帝王心术,并不会让他有欣喜或是激动的感觉。
万历这样安排的原因张居正自然能够明白,无非是给自己招谤,让天下士提起他这个宰相先要口诛笔伐一番再说。毕竟皇帝是自己的学生,他的盘算自己又如何看不出来?
看出来不代表要怕,自己本来没想过要做伊、霍、周公,否则两年前为皇帝代书罪己诏时,李太后可是有过告太庙废天子的气话。自己若是顺水推舟,事情也未必推动不下去。只是他张居正乃是大明忠臣,一生只为朱家宰辅,既然如此,人心对他而言,也不那么重要。
有人骂自己是很正常的事,从决定实施新法那一天,便注定走一条世人皆谤举目皆敌之路,如果对名声人心看得重,事情便做不成。那些人不管怎么对自己不满,也不敢违抗自己的命令,无法阻碍新法的推行这足够了。
何况有了范进献策,第一批书院已经开始投入运转,几百个候补官员、学子在里面接受培训,等到学业完成便可以进入地方,去推动新法。在他们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在书院里学习,到下面执行自己的命令。这些部下才是自己的宝贵财富,那些背后说说怪话,或是批评自己主张的异见者,不过跳梁小丑,又能对自己造成什么妨害?
如今的张居正于人生以及仕途都可以算作达到巅峰状态,也不曾想过攫取更多的权柄或是更高地位,两个儿子为翰林,两个儿子得荫世袭锦衣又有了范进这个女婿,后顾之忧尽去,已经到了无欲无求得地步。惟一要做的是建功立业,延续朱家天下,保证大明朝江山稳固,顺带也要永远姓朱。
无欲则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