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范进的平凡生活 > 第五百零六章 来自后世的延寿方

第五百零六章 来自后世的延寿方(3 / 7)

这个时候一家五口,到了一百年后,谁知道变成什么样子。拿着这个户籍去收人头税或是派役,根本执行不下去。张居正当然不认为范进愚蠢到这种地步,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看不出。以他对范进的了解,以及字里行间的意思,范进提出这种主张惟一的可能是:范进要在未来彻底取消明朝的人头税。

减税的真正要点,不在于苏松那几百万石积欠,而是运行了百多年的人头税要彻底废除。未来国家的税收将建立在田亩这个基础,所有地区全按着这份黄册的田亩数据计算税收和徭役。换句话说,人丁赋税全摊派到了土地税收之。

一直以来奉行的人头税依据是人多力量大,家里丁口多,由力量服役纳税。范进的思想则是根据眼下大明的生产实际出发,国家不可能维持洪武时代的土地政策,人多的不一定土地多,按照土地收税,对于赤贫阶层来说简直是福音。

这群已经失去了活命土地,被迫个人当佃农的失产者,名下没有一分田地,一下子能摆脱赋税服役的命运。随后,又可以作为朝廷的用工备选,拿着朝廷给的工钱去应承徭役。这种税收改革方案对于贫民阶层有利,但是对于田地持有者则有害,推行下去绝对不会容易。

范进也知这种制度想要推广开阻力非同小可,田骨田皮两分,按谁来统计?如果统计的不准确,势必造成税收不公。再者,优免制度提高后,地方的经济压力也会加大,像是江西、浙江那种风兴盛之地,一下子出一群举人进士,他们名下的土地又该如何,这些也是问题所在。

是以范进打出的补丁是,黄册一经编定永不更易,也是说,在黄册编好之后,不管开出多少新田,都属于自己,其产出跟朝廷无关,只要有能力开田,可以肆无忌惮地增加自己的财富。

在此之前,大明地方官府的一大功绩是开发新田,开出若干田地,是给国家增加了足够的收入。范进这个主张其实也非独创,而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