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中华帝国海军潜舰队袭击同盟国海上交通线的前三个月的时间里,德国将海上的巨额损失的账都算到了苏联人的头上,对苏联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上,德国F集团军群在战役初期就取得令人满意的战果使希特勒再次改变了计划。
希特勒认为攻占斯大林格勒无需那么多兵力,遂于17曰命令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方向东进,转隶D集团军群,以支援第22装甲集团军强渡顿河上游向中苏边境挺进。
希特勒的战术安排很合理,因为此时美德海军已经切断了苏联从海上获取补给的通道,只要再切断苏联跟中华帝国的贸易通道,那么彻底灭亡苏联也就容易了。
摆在同盟国面前最大的困难实际上不是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反而是因为中华帝国从陆路向苏联提供大规模的战争物资,只要中华帝国对苏联的补给不断,同盟国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消灭苏联。所以,希特勒决定抽调兵力进攻苏联西部城市,以便切断苏联跟中华帝国的陆上联系。
这样,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进攻部队就只剩下了保卢斯的第F集团军群(辖有26个军,含12个装甲军,计24个师约64万人,近2500辆坦克,8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由第4航空队的2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不过由于交通等问题,第F集团军群的前进步伐有所放慢,给了苏军一定的准备时间。苏军最高统帅部开始逐渐明确德军的意图,决心在斯大林格勒组织坚守。
7月12曰在西南方面军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铁木辛哥元帅为司令员,赫鲁晓夫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担负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防御任务。其编成内有从苏军战略预备队调来的第62、第63、第64集团军和原西南方面军的第21、28、38、57集团军残部,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下辖第13、第22、第23坦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