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让他们上战场,否则苏联耗费巨资购买的这些武器装备就没有意义了。
斯大林和朱可夫随后经过研究,决定将装备了中华帝国制造的RPG-30反坦克火箭团和装备中华帝国制造的MK-1625毫米反坦克狙击枪团先调往列宁格勒,用于摧毁德军的装甲部队。
朱可夫认为可行,因为他了解过这两款武器装备,中华帝国制造的RPG-30单兵火箭弹可以有效摧毁德军的5号主战坦克,另外的MK-16反坦克狙击枪配合DK-64型穿甲狙击枪弹药,足以重创德军的4号主战坦克和其他各型轻装甲坦克和步兵战车。
斯大林在靶场实际视察了这两款武器的反坦克实力之后,不由得赞叹中华帝国早就做好了对付德国人的准备,也因此信心大增。
就这样,朱可夫将苏军的两个反坦克步兵团调入了列宁格勒,对于苏军阻挡住德军的装甲部队的进攻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反坦克兵器在巷战中最为有效)。
10月10曰清晨,朱可夫带着助手霍津中将、费久宁斯基少将和科科佩夫少将飞抵列宁格勒。此时,伏罗希洛夫等人正在开会,讨论一旦守不住列宁格勒,应采取什么措施。朱可夫立即提出,必需坚决保卫列宁格勒,直到最后一人。
随后朱可夫对方面军进行了改组,费久宁斯基任副司令员,霍津为参谋长,并当场撤换了第42集团军司令员伊凡诺夫少将和第8集团军司令员谢尔巴可夫少将的职务。朱可夫又同助手们连夜制定了一份城防计划:从市区防空部队撤出部分高射炮,将其配置在列宁格勒最危险的地域,对德军坦克实施直射;以波罗的海舰队的全部舰炮支援乌里茨克—普尔可沃高地的第42集团军;在各主要方向上建立纵深梯次防御,布设地雷、设置电网;从卡累利阿地峡抽调第23集团军部分兵力支援第42集团军,加强乌里茨克地区的防御;以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和军事院校学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