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的引擎采用电启动方式,装备有自密封油箱、一体化的润滑系统,由于车体前方的75毫米炮只能做俯仰调节,无法左右偏转,该车的转向设计别具一格,驾驶员通过方向盘艹纵一个精心设计的“尼德尔”(Naeder)液力差速器(双差速器)可以在任意一个变速齿轮上获得任意的转弯半径并且可以实现微调,这样驾驶员就可以利用“尼德尔”系统精确调整火炮方向射界。变速箱设置6个挡位,5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
该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了压缩空气驱动的导向陀螺仪,在电启动马达失灵时也可以用空气压缩机起动发动机。B1bis采用了赫尔特(Holt)悬挂装置,外覆裙板,这种悬挂装置由一组安装在垂直关节上的叶状弹簧和卷簧构成,主动轮后置,且可以在车内进行调节。
这些新玩意儿使得制造颇为不便,也造成该车维护繁琐,可靠姓差,在开赴前线的途中会经常姓的发生抛锚情况。
1928年,根据法[***]方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的问题,CharB1bis进行了最后一次改进,改进后的坦克称为B1-ter,针对侧装甲和履带抗穿甲弹能力较弱的特点,B1-ter上部履带外罩整体挡泥板,侧装甲带有倾角。另外,鉴于部队反映的75毫米炮瞄准困难的缺点(虽然尼德尔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瞄准,但这需要成员必须训练有素),重新设计了火炮安装方式,赋予了该炮左右各5度的方向射界。成员方面增加了一名机械师,总人数达到5人,为了增大战斗室空间,专门采用了更紧凑的BDR传动齿轮。
1928年底,法[***]方希望能在4年中生产大约400辆B1bis用于装备两个预备役师,但复杂的结构使大规模生产一再推迟。
客观的说,B1bis在火力和防护上比较出色,它的47毫米炮比德军的一号坦克威力更大,它的75毫米炮炮口初速度为49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