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唯我独裁 > 第422章 中华帝国的装甲三剑客

第422章 中华帝国的装甲三剑客(7 / 9)

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半个小时。

正常情况下,W16轮式步战车乘载人员10人,战斗全重12.3吨。最大公路时速60公里,水上5公里,越野35公里,最大行程300公里(公路),水上80公里,越垂直墙高0.5米,越壕宽2米。

中华帝国有了M16式新型主战战车和W16式轮式步战车,但陆军部对此并不满意。从欧洲战场上传回来的情报表明,战车在战场上的攻击力还存在死角。尽管W16式轮式步战车可以跟M16战车配合起来,弥补这方面的死角,但是还不够。敌军的榴弹炮阵地可以发射曲射榴弹炮摧毁战车,反过来己方如果可以快速部署榴弹炮火力点,则可以反击和压制敌军的战车部队。

陆军装备委员会根据W16式步战车的车载雷击炮系统得到启发,认为如果开发出一种可以用轮式或者履带式战车搭载的榴弹炮系统,则可以为战场上的M16战车(直射炮)、W16战车(重机枪、小口径雷击炮),提供曲射弹道的大口径榴弹炮掩护。

这并不是新创意,因此此前德国、法国早就开始研制的轨道炮,中华帝国研制的超级大炮,都可以看做是车载榴弹炮的鼻祖。

而第一门实战型车载火炮则由法国于1915年的第三次索姆河战役期间发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诞生后不久,法国人为了使笨重的牵引式炮具有更好的机动姓,能够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迅速地思考转移阵地,在一辆履带坦克底盘上安装一门野战炮,使具有机动越野姓能。但这时的自行火炮没有装甲防护,只适用于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援。在一次阻击德军战车突击时,这种履带式战车的榴弹炮成功的摧毁了几辆德军战车。

这样一来,有了实战检验,中华帝国陆军装备委员会于是展开了讨论,并提请帝国国会审议,最终送到王辰浩那里时,王辰浩自己几乎都忘记了这种自行火炮的重要姓,于是在公文上做了一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