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一战期间,各国陆军使用7.92等大威力步枪弹,这种子弹导致步枪重量大,后坐力太强,不容易控制精度,携带也过重。一战过后,各国陆军认为一战期间双方实际交战距离不超过500米,使用大威力步枪弹实在是浪费,因为士兵的肉眼根本看不清楚500米以外的目标,无法做到精确射击,基本上都是盲射,100发子弹能有1发命中就烧高香了。于是,一战后,各国开始使用6.5左右中威力的步枪弹。但是二战结束后,各国陆军又发现中威力弹也是浪费,因为打起仗来,士兵基本上很难静下心来瞄准射击,基本上是估摸着敌人的方向就开枪,而且双方真正的有效枪战距离实际上是在200米至50米之间。为此,二战后,欧美各国陆军再次降低了子弹威力,改为小威力近距离杀伤弹,即代表姓的北约5.56毫米步枪弹。
王辰浩认为,既然他知道未来枪弹发展方向,因此有必要向这方面发展。但他也不敢太过激进改革,万一一下子将步枪弹口径过度到小威力弹令帝国陆军非常不适应,造成战场失利就不好了。
因此,王辰浩决定循序渐进的改革,只要领先欧美陆军就可以了。
于是,在王辰浩的建议下,中华帝国第一款制式标准步枪弹6.5毫米中间威力弹,作为中华帝国陆军不同于欧美陆军的区别和特点,宣誓中华帝国特色。
同时,王辰浩做出这种考虑也是符合当前帝国陆军发展速度的,因为勃朗宁、加兰德等一批枪械专家们已经设计出来的半自动步枪和轻型机枪,而这种自动火力正是帝国陆军所必须的装备。而作为自动火力,显然大威力步枪弹是不适合的,中威力步枪弹刚刚好。因此,王辰浩在这个时候要去帝国陆军采用中威力步枪弹,实际上也是为不久之后帝国陆军装备冲锋枪做准备。
当然,很多事情王辰浩都不会直接表明的,他希望作为皇帝要给部下神秘感和崇拜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