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为0.82的小银元的铸造利益率却是10%左右,因此各省所铸造的银元中面额为二角的小银元占了绝大多数。
这样一来,大银元和小银元之间的法定比价就崩溃了,小银元的实际流通价格比面额更便宜。此外,铸造利益也使各省间产生了矛盾。譬如,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了确保湖北银元局所铸银元的销路,便反对两江总督刘坤一开设江南银元局,而刘坤一则置之不理,强行铸造银元。
以上种种理由说明各省的银元铸造给晚清的货币体系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出于铸造利益而滥发银元,跟制钱铸造的不振一起加速了“银贱钱贵”的现象。为了解决“钱贵”现象,有人数次提出了铸造当十铜元的建议,但鉴于咸丰年间发行当十大钱的失败教训,清政斧对当十铜元的发行犹豫不决。
清政斧结果统一银元的计划,因为势力强大的督抚们的反对,实际上是失败了。
宋汉章说道:“地方之所以规避中央的币制改革,是因为地方行政和财政的内部构造上存在着所谓‘陋规’的问题。官员的俸禄非常低,地方官的收入并不能支付所需,更不要说没有俸禄的胥吏和衙役了。因此知县以下的胥吏、衙役们征收‘陋规’以维持生计和官衙的公共支出。‘陋规’中最普遍并占最大比重的是火耗。火耗为本来税额的10%—50%,火耗征收的原因就是由于市面上流通银两的平色各不相同。加之,少额的纳税者用钱折纳钱粮,实际上在税金征收时规定所使用的银钱折价要比时价高,而助长火耗和银钱折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全国统一的币制。”
张嘉璈说道:“其实以王大人现在的力量,不妨先在直隶进行货币改革,一旦获得直隶地区老百姓们的认可,有了信用,那么临近省份也会使用直隶的货币,以此推至,如果直隶的货币坚挺的话,用不了几年时间,全国都会使用直隶货币。”
阮忠枢说道:“可是,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