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新、旧《唐书》对杜甫的描叙固然有不公允的地方,但也并非完全捕风捉影,从杜甫一生经历来看,他在性格方面的确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而正是这种缺陷,决定了他多舛的命运。
杜甫是在成为“诗圣”之后才封神,变成了现在大家心“忧国忧民”,“苦大仇深”,“兼济天下”的固有圣人形象!
正是因为元的这次称赞!
他说老杜是《诗经》和《离骚》的直接继承人,隋唐以来,乃至魏晋以来,有很多诗坛的牛人,诸如唐初的沈佺期、宋之问,魏晋才高八斗的曹植以及刘祯,南朝的颜延之和东晋的谢灵运等,这些在某一时期执坛牛耳的大人物,一旦和杜甫起来,简直弱爆了,杜甫一出,从气势把他们全压倒了,同时也把他们的长处全吸取了为自己所用。
杜甫彻底的火了!
连唐宗都成了他的粉丝!
当然杜甫能红起来,并非偶然,也不是元稹偶然碰他,而是历史使命让元稹必然碰他。
首先,是杜甫对自己的胸怀有要求,写诗不光是为了应酬、自我娱乐,也是爱国爱民的一种表达方式。
自己几间草房的茅草被吹走了,对于唐王朝和天下而言,算个什么事?但是老杜偏偏推己及人,想到要在唐朝实施大规模的安居工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跑到农民家里投宿,看到半夜抓壮丁,他悲愤地写下“三吏三别”。
自此之后,杜甫开始崛起!
白居易也开始发飙:“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
毕竟白居易和元稹齐名,是好基友!
有他点赞,杜甫彻底名声大盛!
徐乾道:“元稹的确说过这样的话,但一代宗韩愈也说过李杜章在,光焰万丈长,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可是一代宗,唐宋八大家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