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唐朝小官人 > 第五百九十六章:大治

第五百九十六章:大治(4 / 6)

于是乎,就免不了要给予合理的报酬。

在这种情况之下。五军府则效仿神策府一样,开始制定吏员的薪金体系,一等吏每月得钱多少,二等吏得钱多少,总共九等,从最初的一月一贯两百钱。再到最高的每月十三贯,全凭你自己熬资历慢慢来。

单是这一笔开销,就足够让郑荣肉痛了,三十一州,一百多个县,招募的吏员接近三万余人啊,这三万人。每月的薪金,一年下来,可就是近百万贯钱不见踪影了,再加上其他的开销。足足两百万贯不见了踪影。

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衙门的专业化,某种程度,让效率大大的提高,以往征税,大多是靠那些差役,可是效率低到令人发指。几个会算数的,加一大群大字不识的人,要征一个县的钱粮。其结果可想而知?而专门的税吏,几乎都是从太平算学里征募来的算学能手。各种账目一清二楚,查起帐来也不含糊,一年下来,虽然税额没有增加,可是收取上来的税,却是足足增加了近一倍。

而从退伍军人之中招募来的捕役,显然也极有效率,从前的差役,大多数都是本乡就地招募来的壮丁,乡里乡亲,许多事根本无法去管,因而罪案频发,再加上这些人压根就没有战斗力,即便给了他们枪棒,一旦遇到聚众的人,也只有落荒而逃的份,可是现在的捕役则全然不同,在卫州只有捕役一百二十人,可是效率极高,往往几个人,就可以独当一面,寻常的泼皮见了,也只能绕道。

也正因为如此,郑荣发觉,这个钱确实没有白花,因为往往他颁布下去的政令,总能切实的施行,不再像其他地方那般,无论怎样三令五申,最终都是屡禁不绝,官府想要施政,少不得就要依靠本地的豪族,而豪族们各自心怀鬼胎,盘根错节的,你折腾我我折腾你,结果事儿办不成,绝大多数时间,地方官却都去操心劳力的摆平各家的关系去了。

五军府所辖的五镇三十一州,如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