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唐朝小官人 > 第五百九十六章:大治

第五百九十六章:大治(3 / 6)

长安的朝廷其实就是个******,管的东西不多,无非就是赈济灾民,调拨兵马,或是在官员任免上做文章。其实无论任何时候,历朝历代,朝廷都是‘无为’的,倒不是说这是统治者的国策,而是因为,当下的组织条件,想要有为而不可得。

可是五军府却是全然不同,在这里,他实在有太多需要作为的地方了,各州的州城不断的扩大,大量的人开始涌入,商贾们想要建一些作坊,那么……就少不得需要修桥铺路,各处的运河,需要有人管理和疏通,码头和城市,也需要连接。

况且许多作坊,大多都牵涉到了棉纺,是极容易引发火灾的,一旦出了事故,若是放任不管,可能一夜之间,便要将半个城市烧掉,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就必须得有专门的灭火人员。因为各州城的人口增加,三教九流聚集,就不免引起治安问题,单凭原有的差役,已经捉襟见肘,又必须招募专门的捕盗人员,市场的交易量越来越大,征税已经不可能再由寻常的差役负责,而是聘任专门的税吏。

整个五军府的过程,其实就是专业化。

原有的衙门架构,此时不得不统统打散,此前朝廷的差役来源,除了一部分专职之外,绝大多数,都是服徭役的壮丁,这些人在以往,倒是勉强能够胜任一些事,可是到了如今,无论是捕盗、灭火、征税、文书、修桥补路、疏通河道、兴修水利、登记户籍、接待商贾、居中协调交易、计算钱粮,如此种种,那些大字不识的壮丁,几乎都无法胜任了。

唯有专门的人才,方才将这些事做好。所以五军府的差役,已经直接从太平学里招募了,学了律学、算学、明经、水利的人才。几乎是有多少要多少。而捕盗、灭火的人员,则索性从神策军的退役人员里调拨。

可是这些读了书的人,若是像从前摊派的徭役一样,直接征调你来,随便给一点口粮就可以使唤,显然已经不太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