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除了嘉靖老头比较离谱,经常把国库当成自己的内帑来用,大部分皇帝都是把国库和内帑分开算的。
别的不说,光是三府军吃空饷的阴兵,这些凭空冒出来的损耗,就够国库狠遭一波莫名的亏空。
当时楚世昭能凑出银子来,间接也是靠着政变的因果产生的,桓盛杀了楚世昭的三个兄长,得罪死了王氏,那么楚世昭也不可能留着王氏继续和自己作对,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一并抄灭了王氏的家产和三族。
可以说王氏提供的财富,成为了楚世昭的启动资金,再然后卢马之乱爆发,楚世昭继续通过平定叛乱的过程,不断地重新分配资源。
这些都是非正常手段,是特殊情况下的特例。
现在这种情况,完全不可能有这种机会,朝廷想要填补亏空,想要收入,就得想法子开源。
大周王朝也并非没有真正的贤才。
京兆杜氏的名望在长安很高,尤其是杜知韫,他的私德极佳,也是少数不多从不站队的大族。
更重要的是,杜知韫觉得官员全部选拔推举那些大族出身的人是不对的,不仅要注重品性,还要观察他们的才干,若是没有实际的才能,就不该委任事务。
然后,杜知韫死后,杜氏就没有起来过了。
无论是楚世煦继位,还是楚世昭上位,杜氏都被踢出局了,前者是因为杜氏没有主动抱团大族,而且常常提出违背自身群体利益的看法,他们表现得过于正常,以至于不带他们玩,楚世昭则是太注重才干,杜氏后人的才能大多没有达标,只是道德较高,养着还行,重用的话,他们排不上号。
比他们才能卓越的人太多,楚世昭继位的时代,又要大刀阔斧地变革,那就更加吃能力了。
何况,楚世昭大部分时期都是悍臣满朝的状态,杜氏后人真的很难挤进来。
这一次改稻为桑的国策,就是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