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分类完毕,各科教授老师们也都到位,高芸很快就开始了自己新计划的第一步,也就是大规模授课。
没错,第一步就是得先上课。
要知道,但凡考上了中专大专和大学的那些人,也不会过来下乡,当知青下乡的,都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还是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没找到工作的那些。
有工作谁下乡啊?
所以他们基础知识学的可能不错。
但专业知识可以说是基本为零。
毕竟他们本来就没学过这些,不可能让他们一下乡,就能跟着老师教授去搞研究,哪怕是种地都得学一段时间。
因此计划的第一步自然是授课。
按天赋分开学习,有数学天赋的去数学系,有物理天赋的去物理系,兴许不能算做大学教育,但应该也能算得上大专教育了,不管怎么说,先学起来。
如此过了两年左右。
一些教授和老师才开始带着对很多情况已经有了些基础了解的学生,开始申请资金,组建研究项目等等,其中主要的研究项目还是偏向于农畜行业,食品业,食品化工业等相对基础的行业。
再不然就是数学和理论物理等,对于各种高科技设备仪器要求相对较低。
全靠天赋的研究项目。
其他方面嘛,高芸连相应的仪器设备都无法提供,或者说即便能在未来世界买到,也无法合理拿出来,只能让他们去继续培养学生,做些简单的研究。
因为他们的研究其实并不能算是从无到有,高芸不但能从未来世界带来很多更为先进的知识技术,还能帮他们排除掉很多已知的错误方向,节省时间。
所以各项目研究进度挺不错的。
后续因为食品厂赚的利润不够,高芸还又成立了附属电子机械厂,生产了大量的小家电小产品,出口赚取外汇。
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