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开间的房子,边上隔出一块地方做厨房,其他位置摆上桌椅。
比起路边的馄饨摊,格局几乎一模一样,无非就是多了间屋子,可以遮风避雨。
此时虽然还没到中午,却已经有不少客人在里面用餐,陈凡在门口打量一圈,默默给了个“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评价,到购票处买餐票。
“大碗米粉,加牛肉。”
营业员动作麻利,撕了一张票递给他,“这个鬼天气,吃碗牛肉粉,那才才叫舒服。大碗3两粮票,两毛八分钱,没粮票4毛。”
陈凡付了钱和粮票,忽然换了一种口音,笑道,“师傅长沙来的?”
营业员眼睛一亮,“哎呀,你也是扶栏伢子?以前没看到过你,看样子像个大学生,来上海读书的?我小时候就来了这边,乡音难改,被你听出来了啊。”
随即对着旁边的厨师喊道,“老何,这是老乡咧,搞多点哈。”
厨师师傅立刻举起手,“都是老乡,好说。”
说着起身拿了个大海碗,将米粉倒到翻滚的开水里,又从一只桶里面抓了一把扔进锅,这是加了大量,总共少说也有半斤。
看看,认老乡的好处这就体现出来了。
啥?他是江南人,不是湖南的?
这有什么关系呢,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能讲一口长沙阀,那咱就是扶栏人。
营业员看着陈凡笑道,“这里扶栏人蛮少,难得见到一个老乡,也是缘分呢。”
陈凡站在一旁,呵呵笑道,“前天开会不是说要开放么,我估计啊,以后各个地方的交流肯定会越来越多,说不定你们天天都能遇到老乡。”
“希望有这一天呐。”
营业员说着撇撇嘴,忽然放低声音,“是不是能天天遇到老乡、我不晓得。不过啊,这个开放要怎么搞,单位里还没有通知